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完善光伏补贴政策,通盘考虑补贴逐步下调机制,合理规划光伏装机发展步伐,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等。
领跑基地项目整个建设经营期不得转让,对擅自转让基地项目、因自身原因未按期建设和验收不合格的基地企业(含技术领跑基地的光伏制造企业),禁止其及所属企业集团系统所有企业参加后续领跑基地投资建设。应用领跑基地主要竞争应用领域领先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上网电价),兼顾技术先进性和其他因素;技术领跑基地主要竞争最新研发前沿技术先进性,兼顾预期市场竞争力(未来成本下降)和其他因素。
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实施和基地建设,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成本下降,实现2020年用电侧平价上网目标,现通知如下:一、总体安排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和基地建设以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市场应用和成本下降为目的,通过市场支持和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以及落后技术、产能淘汰,实现2020年光伏发电用电侧平价上网目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基地规划总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的基地。基地所在市(县)政府应确认基地光伏阵列所占用土地属于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范围,并明确按用地面积计列的所有费用以及土地足额交付使用的期限。应用领跑基地和技术领跑基地投资企业优选标准详见附件2和附件3。基地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基地项目电力消纳范围、明确保障基地项目电力优先消纳的措施。
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加大对领跑基地建设运行的全过程监督,建立健全基地建设运行状况定期发布、工作激励和黑名单、失信惩戒等制度。以现有正常运行光伏电站实际年利用小时数并结合省级以上气象局观测及评价判断该基地太阳能可利用条件。2017 年第一季,住宅太阳能电池的软成本占比高达 68%,商用也高达 59%,远高于电网级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的 41%。
2010 年时,住宅太阳能电池每瓦安装成本高达 7.24 美元,2017 年已经降至 2.8 美元,大降 61%;商用部分也从 2010 年的每瓦 5.36 美元,大降至 2017 年的 1.85 美元。在每度电均化成本部分,电网级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从日照差、成本相对最高的纽约,到日照环境佳,成本相对最低的亚历桑纳州凤凰城,中间有一段落差,因此于其中取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市为全美指标。由于硬件部分已经降至一定比例以下,如何压低软成本,将是未来商用、住宅太阳能再降成本的重要因素。商用以及住宅太阳能电池的每瓦成本,虽然受限于软成本过高,而仍远高于大型集中式计划,但比起过去,下降幅度也已经相当惊人。
从 2010 年到 2017 年,电网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每度电均化成本大降 78%~79%,从 2016 到 2017 年则降了 20%~23%,正快速向 2030 年的 3 美分目标冲刺中。美国能源部所属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ERL)于 2017 年 8 月发布报告,统计 2017 年第一季美国太阳能电池市场状况,每瓦安装成本部分,电网级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的每瓦成本,固定式已经降至 1.03 美元,具备单轴定日设备系统也已经降至 1.11 美元,1 美元以下可说指日可待。
在商用以及住宅部分,每瓦安装成本则为 1.85 美元与 2.8 美元,但其实硬件成本与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相差不多,差价主要来自软成本,也就是行销、业务、行政程序等作业成本。美国能源部积极推动太阳能发展,2011 年推出射日计划(SunShot Initiative)以推动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计划设定太阳能电池每瓦安装成本目标在 2020 年降至 1 美元,提早 3 年,在年初就已预期 2017 年就可望达标;每度电的均化成本目标,也同样提早 3 年,2020 年的目标,每度电扣除补贴因素后 0.06 美元,也已经在 2017 年达成。软成本的比例偏高,反应的是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软成本比例高影响价格对一般用户来说,比起每瓦安装成本,更关心的是每度电的均化成本
在商用以及住宅部分,每瓦安装成本则为 1.85 美元与 2.8 美元,但其实硬件成本与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相差不多,差价主要来自软成本,也就是行销、业务、行政程序等作业成本。射日计划目标提前达成,可说大多并不是能源部政策的功劳,而是市场趋势所致,由美国经验可知,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即使没有补贴,也已经是廉价能源,每度电均化成本低于许多其他发电方式;另一方面,商用、住宅则受限于软成本比例偏高,而相对昂贵,若没有补贴尚无法与市场竞争,但与其采用补贴,其实许多软成本来自行政申请流程,可透过政策上简化或消除各种官僚流程,来压低部分软成本。在每度电均化成本部分,电网级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从日照差、成本相对最高的纽约,到日照环境佳,成本相对最低的亚历桑纳州凤凰城,中间有一段落差,因此于其中取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市为全美指标。而这还是以全美国加权而言,若单论各州,具备单轴定日设备系统若使用非工会员工,已有半数以上州的安装成本低于 1 美元,固定式更几乎全部的州都低于 1 美元,只除了日照条件最差的阿拉斯加州以外。
美国能源部积极推动太阳能发展,2011 年推出射日计划(SunShot Initiative)以推动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计划设定太阳能电池每瓦安装成本目标在 2020 年降至 1 美元,提早 3 年,在年初就已预期 2017 年就可望达标;每度电的均化成本目标,也同样提早 3 年,2020 年的目标,每度电扣除补贴因素后 0.06 美元,也已经在 2017 年达成。首先是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提升,让每瓦成本相对下降,2010 年时商用太阳能电池模组的转换率平均仅 13.8%,住宅太阳能则为 13.3%,随着每年转换率提升,2016 年时,商用太阳能电池模组的转换率平均提高到 17.5%,住宅太阳能也提高到 16.2%。
商用以及住宅太阳能电池的每瓦成本,虽然受限于软成本过高,而仍远高于大型集中式计划,但比起过去,下降幅度也已经相当惊人。软成本的比例偏高,反应的是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
商用太阳能计划虽然还没达标,只降到 11 美分(约 3.3 元新台币),距离 2020 年目标 8 美分还有一点距离,但是下降速度也相当快,从 2010 年到 2017 年每度电均化成本大降 71%~72%,从 2016 到 2017 年则降了 12%~13%。住宅太阳能则是与目标落差最大的一项,只降到 16 美分,距离 2020 年目标 10 美分还有 6 美分;但是,住宅太阳能下降幅度也一样大,从 2010 年到 2017 年降低 70%,只不过受限于软成本比例过高,近年来降低的速度趋缓,从 2016 到 2017 年只降了 5%~6%。从 2010 年到 2017 年,电网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每度电均化成本大降 78%~79%,从 2016 到 2017 年则降了 20%~23%,正快速向 2030 年的 3 美分目标冲刺中。在 2017 年第一季,排除补贴因素后,每度电均化成本已经低于射日计划 2020 年的目标 6 美分,同样提早 3 年时间达成。软成本比例高影响价格对一般用户来说,比起每瓦安装成本,更关心的是每度电的均化成本。2010 年时,住宅太阳能电池每瓦安装成本高达 7.24 美元,2017 年已经降至 2.8 美元,大降 61%;商用部分也从 2010 年的每瓦 5.36 美元,大降至 2017 年的 1.85 美元。
未来透过行政程序简化、流程改善等措施,可进一步减少这些软成本。模组成本也持续下降,2011 年之后太阳能电池模组价格快速崩跌,到 2013 年跌势趋缓,但仍持续下降,2016 年底又有一波较快的跌幅,至 2017 年第一季,太阳能电池模组出厂价格已经跌到每瓦 0.35 美元;逆变器则为 0.19 美元,加上结构与电子零组件成本分别为 0.11、0.24 美元,以及供应链成本为 0.42 美元。
美国能源部所属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ERL)于 2017 年 8 月发布报告,统计 2017 年第一季美国太阳能电池市场状况,每瓦安装成本部分,电网级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的每瓦成本,固定式已经降至 1.03 美元,具备单轴定日设备系统也已经降至 1.11 美元,1 美元以下可说指日可待。2017 年第一季,住宅太阳能电池的软成本占比高达 68%,商用也高达 59%,远高于电网级大型集中式太阳能计划的 41%。
由于硬件部分已经降至一定比例以下,如何压低软成本,将是未来商用、住宅太阳能再降成本的重要因素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直言,光伏价格受科技创新、地价、光照水平、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且光伏生态链非常长,如果简单采取双反措施,限制别国出口,最终阻碍的是该国自身产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累计向欧洲出口光伏产品0.97亿美元,出口额同比下降74.13%,降幅仅次于北美市场,市场占比已经跌至6.02%。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中方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将成为中欧光伏市场逐步回归常态的重要转折。王贺军指出,过去几年,欧盟光伏双反措施在客观上给欧盟市场造成了不必要的扭曲,既不符合中国利益,也不符合欧盟利益。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就此发表谈话表示,这一举动向推动中欧光伏贸易尽快恢复到正常市场状态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欧盟应尽快彻底终止光伏双反措施,以合作推动中欧光伏市场回归到正常轨道上。中方希望欧盟尽快彻底终止光伏双反措施,尽早为双方业界合作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商业环境,实现双方产业的互利共赢。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对华光伏双反措施期中复审调查终裁公告,决定用不受数量限制的最低限价方式替代价格承诺,并逐步调低最低限价水平。晶科近年来推动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走下去,推动光伏精准扶贫。
业内人士认为,受一系列贸易救济措施影响,中欧光伏贸易量和贸易总额均出现下滑。另一方面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布局光伏市场,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
王贺军强调,中方愿意继续秉持既有的合作精神,与欧方携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为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当前,在中国光伏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多元化布局市场的背景下,光伏案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的负面效应已基本被消化,给欧洲相关产业带来的负面效应则在逐步显现但观察已经入场比赛的选手们,还是可以总结出它三个特点:因大数据而生、由互联网推动、以精准化为纲。平台成败,皆因资源记者曾听过两个关于光伏平台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来自一家大数据分析平台。
因此,如果未来不及时向产业链上的其他方向转移,大数据平台可能在对有限电站的搏杀中,演变成一片惨烈的红海。但此后,由于户用光伏发展缓慢,一站式平台很少出现。
2015年时,一家平台公司曾聚集多重资源,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想尽办法科普光伏、二是绞尽脑汁压低成本。但是,中国平台的生存之路更为复杂、也更为多样。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这不由让人想起曾经的中国首富、无锡尚德创始者施正荣的一句话: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没有尚德公司今天的成功。
本文由孤军奋战网发布,不代表孤军奋战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pdusw.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xgi/9533.html